2024-11-21    2024-11-22    19599 字  40 分钟

哲学常被理解为 “爱智慧”,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语 “philosophia”。它意味着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并非简单地掌握某种具体知识,而是不断探索关乎世界、人生等根本性问题背后的深刻道理,试图站在更为宏观、抽象的层面去洞察万物。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涉及到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状态等根本性问题。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它指导人们在面对各种具体问题时,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中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一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与之对应的方法论,而方法论又反过来体现和影响着世界观。

:: 哲学不仅提供世界观,还相应地蕴含着与之匹配的方法论。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往往就会引导出什么样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例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基于这样的世界观,相应的方法论就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分析社会现象时,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而是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趋势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方法论高度统一的典范,它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更有效地去改造世界,比如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合理途径。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的问题。

哪些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意识和物质,谁才是世界的本原(本体论),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认识论),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指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可知论,坚定地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人类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主哲学

结合上面两个章节,我们要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理论构成),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阶级属性与实践作用)。

研究对象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整个世界,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这三大领域,致力于揭示它们发展的一般规律。

:: 它并非聚焦于个别、特殊的现象或局部规律,而是站在宏观、普遍的层面去探寻那些贯穿于万事万物发展之中的一般性规律。

1、在自然界方面,它研究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变化等规律,例如解释地球生态系统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变过程遵循怎样的内在逻辑。

2、在人类社会领域,剖析社会形态更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及不同阶级在历史中的作用等规律,像阐释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性根源。

3、对于人类思维,探讨思维的形成、发展以及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规律,比如分析人们如何通过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

马克思主义主哲学都有哪些规律呢?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二)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比如,因温度的量变导致水在固态、液态、气态间转化,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质的变革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曲折前进的。例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否定,而私有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和进步。

:: 如是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呢?详见[[#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会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最终必然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二)阶级斗争规律: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会产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被压迫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解放,会不断地进行斗争,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如奴隶社会中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封建社会中农民与地主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三)社会形态演进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前一种社会形态为后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创造条件,后一种社会形态则是在前一种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认识发展规律:(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例如,通过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人们获得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然后将这些认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原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对事物的认识。(三)真理发展律: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即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会越来越接近客观实际。

理论构成

从理论构成角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法]] 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的物质本原,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立场。同时,它又融入了辩证法,强调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像用矛盾分析法去看待社会现象,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区别于以往旧哲学中要么只有唯物主义却缺乏辩证思维,要么只有辩证法却陷入唯心主义的情况,使其理论更加科学、完备。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自然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科学事实,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且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否定了那种将自然现象归结为超自然力量或精神主宰的观点。而在历史观方面,它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重要论断,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改变了以往历史观往往被唯心主义所主导的局面。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世界)有着连贯、一致且科学的理解与阐释。

:: 什么是历史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详见[[#历史观及历史唯物主义]] 。

阶级属性与实践作用

从阶级属性与实践作用角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什么是阶级属性?哲学都具有阶级属性吗?哲学和阶级的关系是什么?详见[[#哲学和阶级]] 。

1、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服务的理论。与以往大多服务于统治阶级、为既有剥削秩序作辩护的哲学不同,它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剥削压迫的根源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鼓舞无产阶级团结起来,通过革命等实践活动去改变自身命运,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它强调[[#如何理解“实践”|实践]]的重要性,不仅是帮助人们去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等,更是指导人们在实践中积极地改造世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分析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制定合理的行动策略,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目标。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等特点,在人类哲学发展历程以及社会变革实践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广泛影响且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

结语

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 第一性、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即“存在是第一(物质第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即“思维与存在具备同一性”(物质和意识具备同一性)。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是物质运动规律的核心,它强调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范畴下的展现。

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最终要归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是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它又决定上层建筑的形态,并被上层建筑所影响。

附录

系统化

“系统化”这个词同时修饰“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哲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世界观),并且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来探究和分析问题(方法论)。这里的“系统化”强调了哲学的组织性和逻辑性,意味着它不是零散或随意的观点和方法,而是一个内在一致、结构化的整体。

辩证法

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辩证法具体是什么?

辩证法是一种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层面,辩证法认为,(一)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同时,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取代,这种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不是随机和混乱的;(二)强调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矛盾的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例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的发展会促使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方法论层面,辩证法提供了一系列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

  •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对大量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以一般性的原理为前提,推导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
  •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则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认识的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两者相辅相成,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把握事物;
  • 抽象与具体相联系: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抽取和概括,形成概念、判断等思维形式;具体则是思维对事物多方面属性、特点和关系的综合把握,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两个阶段。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循环往复过程,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断丰富和深入;
  •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形式,历史则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要求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符合,逻辑分析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以逻辑分析为指导,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观及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是什么?

历史观又称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涉及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诸多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一)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是什么因素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不同的历史观有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唯心主义历史观可能将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英雄人物的意志、上帝或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等。像黑格尔认为历史是 “绝对精神” 自我发展、自我展现的过程,“绝对精神” 是推动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而唯物主义历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不断变革,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态的更替与进步。(二) 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思考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否存在客观规律以及是怎样的规律。有些历史观觉得历史发展是杂乱无章、充满偶然性的,没有什么固定规律可言;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会依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顺序依次更替,这种更替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非由人的主观意志随意改变。(三)历史创造者问题(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关注究竟是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少数英雄豪杰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英雄史观认为历史主要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才能和非凡的行动力,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例如尼采的 “超人哲学” 就带有一定的英雄史观色彩,强调少数强者对历史的主宰;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并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历次重大的社会革命和历史变迁中,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历史观都有哪些主要类型呢?

唯心主义历史观:(一)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把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于人的主观意识、思想动机等精神因素,特别是个别英雄人物的意志和愿望。比如,有的观点认为某个伟大的帝王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却忽视了背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某种超自然、超人类的客观精神力量所支配的。像前面提到的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还有古代社会中把王朝兴衰归结为 “天命” 等观念,都属于此类,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在这些神秘的、抽象的精神力量操控下完成的。

:: 细想,所谓的“超精神”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一种力量,无论它再神秘、抽象,这种力量也是有主体的,那么这个主体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罢了。

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它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去解释历史,通过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科学、系统且具有革命性的历史观,对近现代社会科学以及人类认识自身历史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哲学和阶级

哲学都具有阶级属性吗?

哲学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阶级性,不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往往会呈现出阶级性。

目前还存在非阶级社会吗?

现在的社会形态并不都是阶级社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阶级社会的界定及典型形态。

阶级社会,是指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其特点是社会成员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等因素,分化为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并且存在着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典型的阶级社会形态有哪些?

  •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如土地、奴隶等),奴隶则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任何人身自由,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奴隶主完全掌控着社会的政治权力和绝大部分财富,奴隶与奴隶主之间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立与剥削关系。
  •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农民阶级虽有一定人身自由,但要依附于地主的土地,通过租种地主土地并上缴地租来维持生计,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同时在政治上也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矛盾主要围绕土地、赋税等问题展开。
  •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掌握着工厂、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工资,以维持生活,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积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阶级斗争围绕劳动权益、社会财富分配等方面激烈展开。

:: 当下社会是“房东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

当今世界存在的非阶级社会形态呢?

  • 原始部落形态的残留情况:在世界一些极为偏远的地区,还存在着少量保持原始部落生活方式的群体,他们的社会形态更接近原始社会,还未形成明显的阶级分化。这些部落以渔猎、采集或简单农耕等方式维持生计,成员之间通常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并没有因生产资料占有不同而划分出不同阶级,更侧重于应对自然环境、延续部落生存等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越来越少,且这些部落也在逐步与现代社会接轨并发生着诸多改变。
  •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转变:社会主义社会是向着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根本上消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基础。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原因,还存在着一定的阶层差异(如不同行业劳动者在收入、社会分工等方面有区别),但这种差异不同于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阶层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国家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并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例如,我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各阶层群体,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大家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 讽刺地是,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但也难免让人有些沮丧。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剥削制度的核心特征之一,以下从多个方面来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论断:

生产资料所有制层面,(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多种形式。国有经济掌控着国家的关键命脉行业,像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领域,这些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国家代表人民进行管理和运营。例如,国家电网作为国有企业,其电网设施等大量生产资料是为了保障全国人民的用电需求,通过合理的电网布局、电力调配,让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能用上电,体现了生产资料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性质。集体经济则常见于农村地区,比如农村的集体土地、集体企业等,村里的每一位村民都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主人,大家共同参与决策、共享收益,像一些农村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得收益按照相应的分配机制分给全体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部分目标。(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协同作用:虽然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同时也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不过,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和影响下发挥作用的,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并不会改变全体人民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根本地位。例如,个体商户经营的小店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私营企业吸纳就业、创造税收,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参与经济活动的同时,也要遵循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进而巩固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掌控这一基础。

:: 怕就怕“公器私用,禁之不绝”!

经济权益保障层面,(一)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权利:全体人民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参与到生产经营的决策过程中。在国有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就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平台,职工们可以推选代表,就企业的发展规划、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等重要事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些建议能够影响企业的最终决策,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参与管理的权利。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里,村民们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对集体土地的承包、流转,集体企业的开办、经营等重大事务进行民主表决,保障每一位村民的权益,使大家切实感受到自己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相应的决策权。(二)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益: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保障全体人民能够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再分配政策实施等一系列举措,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人们都能受益。比如,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让全体人民在年老、生病等情况下都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种公平分享成果的模式彰显了全体人民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地位,确保经济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 只能说制度是个好制度,就看执行不执行了。现实生活中,所谓的“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很多时候都沦为了空谈。

政治与社会层面,(一)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整套民主的政治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主人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将人民的意愿和诉求带到国家权力机关,参与制定法律法规、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从政治层面确保生产资料的使用、管理等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此外,还有基层民主制度,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让老百姓在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人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全体人民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根基。(二)社会观念与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全体人民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宣传,都在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这使得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认同自己的主人地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例如,在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他们以主人公的姿态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维护和巩固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掌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 我是谁?又是谁代表了我?我什么时候选择了这个代表人?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权利保障和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彰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朝着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目标迈进。

哲学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属性?

阶级性的根源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生活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角度。这些差异会反映在他们所秉持的哲学思想上,使得哲学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烙印。

:: 哲学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哲学体现(社会意识体现):(一)统治阶级的哲学:往往会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统治地位,为既得利益进行辩护。例如,在封建统治时期,一些官方推崇的哲学思想强调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君权神授等观念,通过论证封建统治结构的天然正当性,让被统治阶级接受并安于现状,以此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利益。(二)被统治阶级的哲学:特别是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但处于被压迫地位的阶级,其哲学思想通常带有反抗性和批判性,旨在揭示社会的不合理之处,寻求改变自身命运、打破现有剥削秩序的途径。

哲学和阶级的关系?

阶级斗争对哲学发展的影响:(一)推动哲学思想的变革:激烈的阶级斗争往往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它会促使人们去深入思考社会的本质、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等根本性问题,进而引发哲学思想的更新与变革。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为了争取自身解放,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这就推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批判继承以往的优秀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决定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兴衰:阶级斗争的形势会影响不同哲学思想在社会中的传播范围和接受程度。如果某一阶级在斗争中处于上升期,力量不断壮大,那么与之相关联、代表其利益的哲学思想往往也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相反,当一个阶级走向衰落,其秉持的哲学观念也会随之逐渐失去影响力。比如,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启蒙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强调理性、自由、平等、民主等)得到了广泛传播,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等旧思想体系,因为这些思想契合了当时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阶级斗争需求。

哲学对阶级斗争的反作用:(一)提供理论指导:哲学能够为阶级斗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指导。不同阶级依据自己的哲学思想来认识世界、分析社会矛盾,并制定相应的斗争策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无产阶级明白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以及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等方式去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使阶级斗争沿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开展。(二)凝聚阶级力量:某种哲学思想一旦在一个阶级内部得到广泛认同,就能起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作用,使整个阶级形成强大的斗争合力。例如,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那些倡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哲学和思想理念,激发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斗争意志,促使大家团结起来,为摆脱殖民统治等进行坚决的斗争。

总之,哲学和阶级斗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阶级斗争是哲学产生阶级性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社会背景,而哲学又反过来为阶级斗争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动力,二者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如何理解“实践”

实践是什么?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有着多方面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比如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工人在工厂操作机器制造产品、农民在田间耕种收获农作物,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科学家在实验室开展各种实验,探索自然规律,同样属于实践;还有人们参与社会交往、文化艺术创作等诸多能够对客观世界产生实际影响、带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

它强调的是主体(人)通过一定的行为、活动去作用于客体(外部世界),从而达成某种改变或获得相应成果的客观过程。

实践和方法论有什么关系?

实践不完全属于方法论,但与方法论有着紧密且复杂的关系。

实践与方法论的联系:(一)方法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体现联系: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它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思路、原则和具体方式等方面的指导。例如,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其中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指导人们在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先把现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时,分别考察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然后再综合起来把握整体特征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像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等。从这个角度看,实践的有效开展往往依赖于方法论的正确指引,二者存在紧密关联。(二)实践是检验方法论正确与否的途径体现联系:实践不仅受方法论指导,同时也是检验方法论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手段。一种方法论是否合理,不能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自圆其说,最终要放到实践中去验证。例如,某种管理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声称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只有将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实践中,观察是否真的能带来诸如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员工满意度提高等积极效果,才能判断该方法论的优劣。所以,实践与方法论之间存在着相互验证、相互影响的关系。

实践与方法论的区别:(一)概念侧重不同:实践侧重于描述人类实际进行的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本身,重点在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上;而方法论更强调的是一种理论性的、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归纳、总结与阐释,是一种思维层面的指导原则和方式。比如工人在生产线上制造汽车是实践,而指导工人如何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诸如精益生产等理论方法才是方法论层面的内容。(二)存在形式不同:实践是以实实在在的活动形式存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产生实际影响的;方法论通常是以思想、理论、学说等抽象形式呈现出来,需要人们去学习、理解,然后运用到实践当中。例如,科学实验实践就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操作仪器、观察记录数据等具体行为;而实验设计的逻辑、数据分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论内容,则是以知识、规则的形式存在于学术著作、科研教程等载体之中。

综上所述,实践和方法论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简单地将实践归为方法论,但二者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协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

1、与质量互变规律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例如,因温度的量变导致水在固态、液态、气态间转化,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质的变革 。

2、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曲折前进的,而这一过程的根源也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例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否定,而私有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和进步 。

3、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等,也都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体现。例如,本质和现象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但二者又存在着差异和对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3.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键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 形而上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数量意义上的增加或减少,并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来自事物自身之外某种它力的推动;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则强调发展绝不是一种毫无实质性变化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更高的重复,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自身所蕴含的矛盾推动的结果。

4.提供根本的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呈现就是矛盾分析法,它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是我们运用辩证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指出其最终会发展为对立和矛盾,还分析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阐明了商品交换如何导致二者的内在紧张或对立关系。

马克思主义都有哪些范畴

范畴是什么?

范畴是一个哲学概念,通常指的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概括与反映,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人们借助这些概念来认识、把握和描述世界以及各类现象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范畴就是把具有共同特征或处于同一类关系中的事物、现象等进行归纳提炼后形成的抽象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概念和重要关系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物论范畴

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础,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等特性,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具体的物质形态,以及磁场、电场等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主观性、能动性等特点,它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例如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

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例如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规律。

::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可以认识和利用。

二、辩证法范畴

:: 辩证法讲的就是联系和发展!在联系中对立统一,在发展中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即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统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但同时二者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 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你是你,我是我,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整体)。

质量互变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例如,因温度的量变导致水在固态、液态、气态间转化,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质的变革。

::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肯定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促使自身灭亡的方面,否定之否定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事物的肯定。这一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否定,而私有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和进步。

本质和现象:本质(根本和内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表面)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但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深刻、稳定。例如,苹果落地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万有引力的作用。

内容和形式:内容(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要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会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内容的发展。例如,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是内容,而其体裁、结构、语言表达等则是形式。

原因和结果: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有助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例如,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下雨是原因,地面湿是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趋势)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例如,抛一枚硬币,每次出现正面或反面是偶然的,但当抛的次数足够多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这又体现了一种必然性。

:: 这个趋势是必然的,包含着大量必然的偶然。偶然吗?这种偶然是必然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性会转化为现实性。例如,一个学生努力学习,就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当他通过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这种可能性就转化为了现实性。

三、认识论范畴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它在认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现象和形式),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本质和内容),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特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意识都能正确认识物质。如何认识?通过实践。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通过不断地实践,使得客体之于主体的主观映象与客观实在趋近于符合,这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

四、历史观范畴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生产力到底是什么|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或骨骼系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等,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适应经济基础时会维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则会破坏经济基础。

阶级: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其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过程。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其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

生产力到底是什么

生产力到底是什么呢?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

生产力的构造要素(内容)是什么?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他们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水平,通过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操作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例如,技艺精湛的工匠能利用专业工具打造出精美的手工艺品,经验丰富的农民懂得如何根据时节、土壤条件等种植并收获农作物,科研人员凭借专业知识研发新的技术、产品等,这些都是劳动者凭借自身能力参与生产活动的体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尤其是智力因素、科技素养等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高素质的劳动者往往能更高效地推动生产进步。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到封建社会的铁制农具,再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等,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带动着生产力的持续跃升。除了生产工具,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像厂房、道路、运河等,它们为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 表述成劳动手段就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属于“君子假于物”的“物”。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之施加劳动作用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未经开垦的土地、原始森林里的树木、地下的矿产资源等,这些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人类通过劳动将其纳入生产过程,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来源;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也就是常说的原材料,比如钢铁厂炼钢用的铁矿石,纺织厂织布用的棉花等,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成为各种工业制成品或生活用品,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不断拓展,为生产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内容。

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客观性: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人,有着实实在在的体力、智力状况;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更是具体的物质实体,无论是古代的手工工具还是现代的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等,都是可感知、可触摸的客观事物。而且生产力的发展也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逐步提升的,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就能改变的。

社会性:生产力不是孤立个体的活动能力,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生产中,人们需要分工协作,不同劳动者从事不同环节的工作,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像现代化工厂里流水线的各个工位上的工人相互配合,才能高效地生产出产品;而且生产力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水平、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往往就能推动本国生产力更好地发展。

:: 如何提高生产力呢?从其构成的三个要素着手:(一)劳动者,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二)劳动手段,改进生产工具、优化生产方式;(三)劳动对象,加深认识。

历史性:生产力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表现形式。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主要依靠简单的石器工具,通过集体狩猎、采集等方式获取生存资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能够大规模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商品;如今,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推动下,生产力又迈向了新的高度,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等新特点,生产力的这种历史性演变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进步。

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比如,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较低生产力水平下,封建的生产关系(地主占有土地,农民租种土地并缴纳地租)与之相适应;而当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就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以满足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整个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进,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在不断突破旧有的束缚,持续向前发展,带动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等方面相应变革,从而实现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逐步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越发达,往往其社会发展程度也就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也会更优越。

总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它的不断发展塑造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推动着人类不断迈向更高的文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