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    2025-06-11    2208 字  5 分钟

:: 输入法折腾地多了,打的字反而少了 👻 ~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间节点(> 2024.06.21)开始使用的 Rime(小狼毫),在这之前也听说过,但没有深入了解。那时候,我还不会使用形码,更不知道有那么多的“码”。

![[assets/Pasted image 20250529095807.png|375]]

在使用 Rime 之前,已经使用了三、四年的五笔输入。学习五笔的原因也很随缘,那段时间对《道德经》很感兴趣,在录入的时候使用拼音重码太多了,尤其是一些不不常用的字。于是索性学习一下五笔得了,因为一直有五笔重码少的印象,当时也不知道形码竟然有如此多种,更是没有听说过还有拼音辅助码这种东西。直到现在,我也认为,如果一开始我就知道有拼音辅助码这个玩意儿的存在,我大概率是不会学习五笔的了,更不会有之后一系列的形码体验和折腾。所以,有些事,真是只是偶尔的巧合和不经意间。

目前我使用的是虎码,这是一个不错的形码。虽然是乱序的,但不要被这个“乱”字吓到,学习难度并不高。确切地说,现在使用的是虎单,就是一个字一个怎地输入。你可能会问这样做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assets/Pasted image 20250529102841.png|500]]

使用虎单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在犯困的情况下是真的可以闭着眼睛打字的,它的重码率很安为,常用的 8105 通规字在“出简让全”之后基本上接近于无重。这样你就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做牛马。当然,在我精神抖擞的时候,我还是使用常规的字词方案多一些。

截至目前 > 2025-06-07 13:59,我使用最多的是 自然码 ,为什么呢?虎码不好用了吗?其实主要是通用性方面的考虑,稍后再具体聊一下这一点。

— 关于拼音 —

拼音的用户绝对是最多的,这根本没有什么疑问。其中,全拼用户更是绝大多数。这大概和我们从小就完成了拼音训练有关,几乎对所有人都不存在什么上手难度。

除却全拼用户,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双拼,那么什么是双拼呢?我们知道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都是不定长的,如此,我们输入一个字的时候需要键入多次才行,如“长征 changzheng” ,输入两个字,你需要敲 11 下键盘。双拼的出现,让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它对非单个的声母做了映射,把它们分配到现有的按键上,如小鹤双拼中 “ch → i 、ang → h 、zh → v 、eng → g” ,如此 “长征 → ihvg” 。它的输入节奏也不错,每个字都可以通过两次击键完成。

拼音输入,一个让人诟病的点在于选重!尤其是一些生僻字的输入更是重灾区。日常输入可以通过大词库及合理的词频来规避,但一到需要精准输入的时候就会立刻歇菜。

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辅助码!辅助码是类型也有很多,如 [[自然码辅助码入门教程]] 中的自然码辅助码、汉心辅助码,还有墨奇码、鹤形、五笔前二、虎码首末等。它们通过一定的方式用来筛选重码的字,如输入“辅”这个字:

![[assets/Pasted image 20250529170207.png|230]] ![[assets/Pasted image 20250529173723.png|230]]

看,第一页是没有的,事实上,可能需要往下翻好几页才能找到,这时候便可以使用辅助码来进一步筛选。这个 y → 车 就是虎码首末的辅助码,使用之后就能方便地上屏自己想要的字了。

拼音加辅助码的方式很好,但使用却没有普及,主流的商业输入法默认都不支持这种使用方式。好在使用 Rime 输入平台可以很容易实现,加载制作好的输入法方案即可。Rime 这个输入平台最便利的一点就是它在各个平台都有前端实现(鸿蒙系统也有),如此,一套配置,不同平台,统一体验。

— 关于五笔和虎码 —

上手有门槛,但绝对不高,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尝试一些。

— 通用性 —

是的,我现在主要使用的是自然码双拼,为什么不使用形码了呢?让我们来聊一下输入方案的通用性问题。

形码方面,五笔 86 是绝对的王者,它的通用性也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忍受它的一些无伤大雅的痛点,绝对是形码中的首推。

虎码作为新生代的形码输入法,也有不少的受众,尤其是在年轻的群体中有不小的影响力。虎码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通用性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挂载码表的方式实现,也可以使用 Rime 系的终端实现,但没有商业输入法的内置对于其普及来说是个不小的阻碍。

![[assets/Pasted image 20250607140741.png|500]]

怎么说呢,就算是骨灰级的形码用户也不得不承认,就用户量级这方面来说,形码连拼音的车尾灯都看不到。这不得不归功于所有人从小就接受的汉语拼音教育,商业输入法也是主要在这上面发力。拼音的通用性是最好的,其中全拼更是霸主般的存在。双拼和拼音是共用词库的,只是在运算方法和音码切分方面有些差别。所以,所有的商业输入法都是支持双拼的。

就个人了解而言,双拼方面,自然码和小鹤可谓是两颗双子星。我最初学习的就是小鹤双拼,非常习惯它的键位设计,以至于现在使用自然码的我还是怀念它。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切换成自然码的原因本质还是“通用性”,尽管小鹤双拼几乎内置在了所有主流的商业输入法中,但不包括微软拼音…… 另外小鹤双拼的形码方案是闭源的,尽管有旧版本、野鹤版本可以使用,但仅支持 8105 通规字,野鹤版本可能支持的多一些(没有具体是用过)。自然码作为双拼的“老祖”,使用体验反而是最完备的。它内置在了所有的主流输入法中,包括微软拼音,且有配套的辅助码可以使用。

看,这就是通用性的杀伤力!当然,不在意这一点的用户可以忽略这一点。

— 结语 —

说到底,输入法也好,编辑器也好,都只是工具而已。重要,又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解决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 2025-06-09 09:43 我现在使用的方案是 小鹤双拼 ¦ 虎码首末辅助码 ,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习惯的力量…… PS: 主要还是在 Windows 上找到了可以快速添加小鹤双拼的办法~

看,战斗无处不在,这就是一场通用性和习惯的比拼。每一种胜利都只是阶段性的,没有什么毕其功于一役,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